
基本信息
姓名:于艳青
职称:讲师
职务:
电子邮箱:249408060@qq.com
教育背景
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士(2004-2006)
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2006-2009)
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现代语言与传播学院博士(2021-2025)
研究领域方向
英语教学,认知语言学,对比语言学及翻译。
主讲课程
《研究方法与学术写作》、《跨文化交际》、《商务英语阅读》、《大学英语》、《外国礼仪文化》、《金融英语》、《大学英语实用写作》、《英美经典电影赏析》、《英美影视剧翻译》
代表性成果
论文:
“中国英语”与汉语的象似性解读及理据探究,《济宁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苏轼诗词英译的象似性探究及对翻译的启示——以林语堂、许渊冲和Burton Watson英译作品为例,《济宁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 象似性视角下的苏轼诗词英译研究——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语文学刊》2016年第4期; 老舍作品《茶馆》的隐喻翻译研究和文化解读——以霍华和英若诚英译版本为例,《济宁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 基于需求分析的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调查研究,《高教学刊》2018年第1期; 山东方言词汇的翻译美学探究——以葛浩文译作《红高粱》为例,《济宁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 A critical exploration of cultural and aesthetic representation of Shandong dialect translation in Red Sorghum. Theory and Practice in Language Studies, 2024年第10期; Resolving Culture Bumps of Shandong-English Translation in Red Sorghum. Reality and Culture in Foreign Languages. Malaysia: Penerbit, Universiti Malaysia Pahang Al-Sultan Abdullah, 2024年; A corpus-based evaluation of English readers’aesthetic reception of the Shandong-English translation in Red Sorghum. World Journal of English Language, 2025年第2期;数字化背景下O-AMAS有效教学模型在“跨文化交际”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济宁学院学报》2025年第4期。
主持项目:
“苏轼诗词英译的象似性探究及对翻译的启示——以林语堂和许渊冲英译作品为例”(2014年济宁学院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老舍作品《茶馆》的隐喻翻译研究和文化解读——以英若诚和霍华英译版本为例”(2015年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大学生儒家文化英语翻译能力现状调查及提升策略研究”(2015年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项目);“以需求为导向的专门用途英语(ESP)课程建设研究——以《商务英语》为例”(2015年济宁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莫言文学作品中山东方言的生态审美翻译研究”(2022年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课题);
“生态翻译视域下山东现代诗人臧克家作品英译研究”(2022年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
“融媒体视域下济宁方志文化外宣翻译现状及传播策略研究”(2023年济宁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数字化背景下O-AMAS有效教学模型在《跨文化交际》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2025年济宁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参与项目:
“跨文化视域下《儒家文化经典入门导读 (汉英对照)》编写原则与内容设计研究”(2014年教育部第七批中国外语教育基金项目重点课题);“功能对等理论与影视作品文化意象的翻译研究”(2014年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基于多模态语料库的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研究”(2018年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跨文化交际与传播”(2019年济宁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项目)。
教学奖励
荣获2013年全国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比赛外研社教学之星二等奖;2013年济宁学院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三等奖;2016年第七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大学英语组)山东赛区微课组三等奖;荣获2018年济宁学院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三等奖;2019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优秀指导教师奖;2022 年“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阅读大赛省级决赛(山东赛区)指导优胜奖。
其它信息
2016年被评为济宁学院优秀共产党员;2016年被评为济宁学院优秀教师;2016年荣获山东省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学科教学技能培训项目教育志愿服务荣誉证书。